文学专栏 玩中学_文明_大众网
来源:环球国际平台网站 发布时间:2024-11-18 01:05:44
最近几年, 夏天的盛暑实在是难耐,从六月中旬一向热到九月中旬。全天开空调还受不了,于是就向北跑。上一年总算有了大把的时刻(退休了),跑了一趟河北和内蒙古,在赏识美景消暑的一起,还深度的旅游了当地的奇迹,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,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上都镇的元上都遗址,很有意思。 张北县是从济南到坝上草原的必经之路,也是因张北的天路比较有名,开车慢游,也可以下来逗留歇息摄影,近百里的天路,在山间和草原之上,群山高耸,绿草如茵,白云如棉朵漂浮,排排的风车旋转,牛羊成群移动,蓝天耀眼,花朵成片,真让人心旷神怡恋恋不舍。由于之前去过张北天路两次,所以就先在县城住下,休整两天再动身去天路,然后一路北上。
张北县城不大,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城北的门楼,看到路周围的指示牌上写着前方是元中都遗址,引起了我的好奇心,只知道元大都当年设在北京,还真不知道小小的张北县城是元中都遗址。出张北县城向北大约十几里就到了馒头营乡,看到了元中都遗址,比较惋惜,只要几处高出地上的土墙,还有一个小山丘。若不是牌子的介绍,真看不出来是元中都遗址。遗址的周围满是种的马铃薯和南瓜,一望无际的马铃薯正开着白色的小花,南瓜地里满是金黄色的花朵,煞是好看。因没有导游介绍,也没搞清楚怎么回事。好在打听到张北县有博物馆,第二天就直奔博物馆去了。
这个县级的博物馆真没让我绝望,两层楼,全面介绍了张北县的前史人文经济,特别要点地展现了元中都遗址的出土文物。拙朴的石器陶器,精巧的玉器瓷器,琳琅满目。特别是恢复的元中都的立体模型,看到了当年元中都的富贵和建筑之精巧。城的四角有阁楼,分内城和外城,有四个城门,城中的殿宇依着城墙排开,中心还留有大片的空位,有成排的蒙古包,这显示出这个介于元大都和元上都之间的国都,兼具草原文明和华夏民间传统文明两层特征。元中都是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所建,建于元大德十一年(1307年),毁于1358年,被红巾军焚毁。昌盛存在的时刻太短了。
元中都遗址的发现也很有意思,上世纪七十年代,张北县的民办教师尹自先,偶尔传闻馒头乡的那个土丘被当地乡民叫做“白城子废墟”,激发了他的爱好,他屡次前往踏勘,测量取证,查阅有相关的材料,揣度出这座废墟应该便是前史上的元中都。后来通过考古队的开掘,证明了尹自先的揣度,尹自先被称为“发现元中都第一人”。在博物馆看到他的相片,他和考古队员们在遗址上繁忙,是一个瘦弱的、很一般的人,诚心敬服他的敏锐和执着。从博物馆的地图上,看到元中都坐落元上都(内蒙古正蓝旗)和元大都(北京)的中心,也可以理解为当年元上都的官员到元大都动身,因路途遥远,要在元中都补给歇息,元中都起到了驿站的效果。
脱离张北县后一路北上,到了沽源县,多伦县,然后进入内蒙古的正蓝旗。也是从路周围的指示牌发现正蓝旗的上都镇是元上都的遗址,立刻就去看了元上都遗址。这个遗址比元中都遗址大了几十倍,它北依龙岗山,南临上都河,地处金莲川草原,总面积250平方千米。满坡的金莲花摇曳多姿,花儿有点像格桑花,金色的花朵在草地上美丽夺目,吸引着游客不断的摄影。遗址十分宽广,要坐小旅游车进去,一路有导游解说,遗址分为里外三座城:宫城、皇城、外城。四个城门也都剩余沙石的门墩,外城墙还有概括,宫廷都没了踪迹,最大的殿(听说是忽必烈的工作场所),还有屋基和几块碑文,总归地上上能看到的遗址很少很少,全凭导游的解说和个人的幻想。当我站在大殿后边的山坡上,放眼望去,仍是能穿透时刻的长河,看到那些战马奔驰旗号猎猎的枪林弹雨,仍是能听到那些人欢马叫鼓乐喧天的齐鸣声,仍是能感到那夏天的旺盛和冬雪的凄凉。真是如古人所说: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元上都从建到消灭有百年前史,也是毁于红巾军,真是惋惜啊!导游说,元至正大1358年,红巾军攻陷元上都后,放火燃烧宫廷城池,烧了挨近一个月。元中都和元上都都是毁于1358年红巾军进攻。现在一想到摧枯拉朽十万火急,脑际中就呈现火光冲天、浓烟滚滚。多少的建筑、城池、雕琢都是人类才智的结晶,都是几代工匠的汗水,焚毁了就永不会再有。文明平和的日子真是大众的福祉。我现在犹疑今后还要不要去看元大都遗址,听说元大都遗址更是没什么可看了,建筑成了一个七八里长的健身休闲的市民公园。